首页

女主调教视频免费

时间:2025-05-28 03:58:20 作者:安徽颍上万亩小麦开镰 浏览量:56647

  中新社大同10月12日电 题:山西大同“智慧黄花”使会种地变“慧”种地

  中新社记者 李庭耀

  “我们利用5G、物联网等技术,打造土壤、作物、环境、病虫害智能感知的‘四情’农田生产环境自动监测系统。”12日,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智慧黄花基地,该村村委会主任张威告诉记者,当地黄花产业正在进行智慧转型。

唐家堡村智慧黄花基地。(资料图)张威 摄

  大同市云州区是“中国黄花之乡”,有600多年的黄花种植史。这里日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火山岩土壤肥沃疏松,为黄花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。如今的黄花种植面积达17万亩,是当地主导产业之一。

  多年来,大同市云州区通过推广蓄水保墒、节水灌溉、水肥一体化等标准化种植技术,同时引入无人机、旋耕机、除草机等现代农业机械,使黄花产业的标准化、智慧化、科技化程度得以提升。2020年,该区入选首批中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。

 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,大同市云州区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路径,唐家堡村便是这一探索的缩影。

  张威介绍,上述系统通过无线感知技术,实现对土壤墒情、农田气象、作物长势和病虫害信息的实时、长期数字化采集与可视化管理。

  “土壤墒情监测设备能够根据黄花需水量,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;大田环境气象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农田环境气象信息,指导适时适量灌溉。”张威告诉记者。

  在黄花病虫害防治方面,唐家堡村采用黄花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综合防控手段,在黄花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安装物联网杀虫灯、布设黄蓝板,诱杀害虫,同时能够预测病虫害发生时间与概率,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指导。

  “通过精准灌溉、施肥和病虫害防治,提高了黄花生产的水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,黄花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提升。”张威介绍,该村黄花产量逐年提升、村民收入也逐年提升,去年人均年收入超1.7万元人民币,预计今年可达2万元人民币。

  如今,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推动下,大同市云州区黄花产业已经规模化、产业化、品牌化、效益化高质量发展。当地黄花产品不仅在中国畅销,还远销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菲律宾、泰国、马来西亚等国家。

  张威说,唐家堡村将继续以科技推动黄花产业发展、推进乡村振兴,“这里将涌现出更多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应用场景”。(完)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4年“诗画浙江”外国人故事会面向全球征集作品

同时,海上保洁队在作业中会持续回传海漂垃圾分布数据,使模型得到不断优化。此外,厦门还在沿海重点岸段安装视频监控,利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海漂垃圾。

赣剧名家高校课堂“耍花枪”走红网络

打卡式旅游到体验式旅游,除了亲子研学,当下年轻人也喜欢自然探索。来自携程《2024“五一 ”旅游趋势洞察报告》一组数据显示,“五一”期间00后出游新疆的订单同比增长20%。“与其追着大部队打卡,不如在山里晒太阳、徒步。”比起出门“人挤人”,在乌鲁木齐上班的00后李佳计划开启一场“反向旅游”,和两三个朋友去乌鲁木齐南山民宿,烤肉、闲聊、徒步,主打一个松弛感。

【新春纪事】浙江:科技特派员的“喜羊羊”老友记

“参与亚运志愿服务,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机会,也是一段最难忘的经历,我希望用漫画记录亚运会上的点滴瞬间,讲述‘小青荷’们的亚运故事,这是属于我们的亚运记忆。”高铭说。

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展现历史伟力

面向网约车司机、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,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云南省建成了15个“国寿之家/户外劳动者驿站”,着重解决户外劳动者和基层一线员工的饮水、休息、加热餐食、充电和上网等实际问题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助推云南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新时代的美好生活。

【理响中国】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着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

根据2024年上半年商品大类投诉数据,家用电子电器类、服装鞋帽类、日用商品类、食品类、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五位。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,家用电子电器类、服装鞋帽类、首饰及文体用品类投诉量比重上升,日用商品类、交通工具类、房屋及建材类投诉量比重下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